Wednesday, 6 July 2011

2011下半年6大投资策略

201173日,周日。金融海啸前后,联储局创造了4万亿美元资金,2008年中国央行提供了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,2009年至今的欧债危机及20113月日本海啸,央行皆滥发货币……

过去五年,全球新增货币超过8万亿美元,大部分无法被正常商业活动吸收,相信有80%或以上资金被用作炒卖”(纽约证券交易所80%营业额来自电脑程式买卖的high frequency trade(HFT)。即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买入及卖出,其中50%买卖集中在100只股份身上)HFT令不少散户离开股票市场,因为他们不适应。

HFT买卖集中在100只大蓝筹股身上,令二三线股被冷落。今年年底前部分港股将在上海交易所国际板挂牌,理论上港股前景仍然秀丽,但上半年不少上市民企股价表现令人失望,原因是中国正在收缩信贷。

内地生产商面对原材料涨价、工资大升但产品却无法加价的问题,加上美国MuddyWaters(浑水公司)对内地民企股账目的质疑,引发不少海外上市民企股股价大跌。牛市二期从来不易玩,去年11月至今,恒生指数在21500点到25000点之间上落,但跌幅超过50%的股份却比比皆是。

二线股续坐过山车

拣股一向是散户弱项(资料不足、时间有限、资金有限)。过去八个月虽然仍不乏升幅超过100%的二线股,但亦有大量下跌超过50%的二线股,香港惠理基金(Value Partners)总裁兼首席投资官谢清海说:大部分上市的民企股都是垃圾。

如何在垃圾堆中挑选出优质股十分困难。至今为止投资市场资金仍充足,但值得投资的项目则愈来愈少,上半年二线股大升大降的情况,相信下半年仍会继续,拣股不炒市仍是下半年投资策略。

不同行业有不同表现,拣股莫炒市仍是下半年大方向。不要相信什么双底衰退,牛市一旦出现往往以年为单位;牛市第一期通常只维持6个月到12个月便结束,但牛市二期十分长,两年或以上是最短要求;反之牛市三期往往只有3个月到9个月。牛市二期是炒上落市、个别发展。在牛市二期,就算移动平均线出现死亡交叉亦不重要。

美国经济在20096月结束衰退,通常一个经济繁荣期最短4年,最长可达18年。道指自20093月回升后牛市已开始。

2009年及2010年在本港上市的企业纯利增长50%100%没有什么困难,自然可支持这类公司股价在2009年及2010年急升(部分二线股价升幅接近10)

不过,如此高纯利增长率能否长期维持?上述质疑引发自2010年中开始部分股份的股价回落,进入牛市二期。展望今年,相信能保持纯利高增长的上市企业并不多。美股方面,2009年到2010年的美国企业纯利上升不少来自:一、downsizing(瘦身)而非营业额大升;二、美元汇价贬值令海外利润上升或原材料涨价;随着QE2结束,上述情况不能再维持,美国企业纯利又再次进入回落期。此乃典型牛市二期现象,但不似短期内会进入牛市三期。

买入持有策略已死历史证明,每次大崩溃后往往需时甚久才能恢复过来。例如197374年香港股灾,便要到19864月联交所成立后,恒生指数才再次升穿1700点;198710月股灾后,亦要到1994年恒指才升穿4000点;200710月恒指升至32000点亦不例外。20098月起A股与内地房地产decouple(脱钩)情况到底可维持多久?最后相信是内地资金由楼市回流股市。上述情况极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出现。

20001月至今11年,道指仍在12000点上下波动,证明买入后持有策略已死。过去11年升升降降主要由资金推动(fundflow),例如20011月开始减息,最终令200210月起美股上升;2003年中开始加息令道指在200710月起大幅回落;20079月开始的减息虽然无法推高股市,但同年利率再次高出CPI升幅;20093月推出QE201011月再加推QE2又将美股推高。

内地CPI料下月回落

农产品及能源价格,受天气及地缘政治影响大于其他因素。战后农产品及金属品涨价潮很少超过12(例如1967年至1979)。这次涨价潮由1999年起计至今接近12年,是由美元不断贬值及联储局20019月重返负利率时代而引发的,加上中国、印度等金砖国人口随着收入而上升,需求增加下制造出这次涨价潮,但升幅仍较1967年至1979年那次因日本及西德经济冒起而出现的涨价潮温和。

运载原材料的干货轮指数,自2008年回落后,2009年曾出现反弹,2010年至今又回落,证明生产商不敢增加存货量。代表货柜轮的Harpex货运轮指数表现好一点,2009年至今仍在上升,代表制成品出口情况至今仍不错,但与2007年高点比较仍差很远。

今年6月的内地制造业指数已跌至近50水平,加上2011年第一季日本GDP已出现负增长、美国今年第一季GDP只上升1.8%、欧元债券陷入危机,预料下半年中国GDP进入增长放缓期。

工业股被过分抛售

过去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及股市情况将结束,代表资源股吃香的日子告一段落,不少工业股被过分抛售,PE不足10倍,相信只是大循环中的一次中期性调整,不代表衰退快开始。

检讨过去、展望将来乃制订投资策略必需步骤:

中国由1978年至2007年完成30年制造业黄金发展期,制造业再不能单靠扩大市场去增加盈利。未来将透过技术提升、降低成本、研发新产品、重组或并购去实现价值链,建立竞争优势;并将提高行业集中度,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,减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。适者生存的竞争早已开始,不少中小企将被淘汰出局,能够保持下来的企业,明年股价将备受看好,又到了拣股日子。

中国城市化仍将继续。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.6%,城市人口达6.22亿。估计十二五后城镇化率达52%2030年达65%,此时后城市化速度才会慢下来。即中国仍享有20年左右高速城市化期。前30年城市化集中在东南沿海省市,如深圳、广州、上海及北京等;未来20年城市化将集中在中国中西部,如,成都、重庆、武汉及天津等。

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,过去10(20002010)人口净增长只有7390万,但流动人口2.2亿,流动方向是中西部六个省市,即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河北及河南出现人口萎缩;东南沿海省份如广东及浙江成为人口快速流入区,其中又以广州、深圳、上海、北京及天津为流入之最,并已出现大城市病

今年4月起一线城市房价进入呆滞期,过去人口流失的六大市省市,随着中央大力开发中西部例如重庆、成都、武汉等面对人口回流,房价早已全面起动。抛售一线城市房地产进军二线城市房地产,早已是内地投资地产股的共识。

相信楼价硬着陆不会在内地发生,但会进入调整期,例如一线城市楼价下调10%15%,二线城市楼价上升10%15%;内地地产股进入个别发展期,互有升降。

民企股衰极必盛

2010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共284家,拥有资产9.7万亿元,占上市公司总资产53%;实现利润4460亿元,占上市公司总利润52%。中国百强中,国企占75家,代表国企仍是主流。十二五规划透过调整收入分配,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,令消费占GDP更重要地位,令民企有更大发展空间,如食品、饮料、服装、家电、电子消费品等行业,将成为今后经济亮点。民企股经过大幅回落后,下半年进入选择性吸纳日子,内地民企下半年应进入衰极必盛日子,投资应发掘优质民企股而非国企股。

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转变成为中等收入国家,2009年起已进入经济转型期。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转型成功是因为巧遇中国改革开放,令本港制造业在内地找到第二春,加上里根总统上台后采用费里德曼货币主义,令经济全球化,使1982年到1997年香港顺利从中等收入地区晋升成为高收入地区(1997年香港人均年收入达到2.8万美元)

不过,中国转型之路并不如香港那般平坦,而且十分艰辛难行,但前途是光明的。内地经济每次出现大调整应视为吸纳便宜货机会。自1982年开始至今,每次危机过后中国经济更繁荣,此一趋势仍未改变,请记住有危才有机,哪一个富豪不是由危机中长大?

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超过3.5万亿元人民币,较十一五2.2万亿元上升60%,其他如高压输电、太阳能、光优产业都获支持,趁这些股份PE仍低,可投资这类企业。

国家在财税、外汇、金融、外交等手段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,中国企业将积极参加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分工。走出去四大目标是:a。资源获取;b。劳务输出;c。跨国经营;d。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。

中国节能减排。支持核电和水电,协助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能及再生能源发展,减少对火力发电的依赖,相信煤炭行业很快出现滑坡。中国受到天然资源愈来愈紧的约束(2010年中国消耗全球铝产量37%、全球锌产量46%、铜38%,但中国GDP只占全球11%)

未来10年如果一如过去依赖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去保持GDP高增长,地球资源也负担不来。十二五规划目标就是减少耗能与资源,停止过去高耗能式GDP增长(2010年中国60%GDP增长仍来自固定资产投资)

宜沽资源及农业股

能源及资源价格经过10年牛市后,下半年会如何?5月银价大幅回落到底,是短期性调整还是泡沫爆破?6月开始拉尼娜(LaNina)现象影响渐减,下半年全球性天气渐复正常,农产品产量开始回升,软商品售价年中见顶机会极大,宜抛售资源股及同农产品有关股份。

A高股价、高PE、高盈利增长时代过去。随着纯利增长放缓,高PE时代结束,APE渐与环球性股市看齐,引发20098月至今A股指数出现较大跌幅。

经大幅调整后,目前A股市值率只是略高于国际股市平均PE,下半年起中国概念股又到了可以重新考虑吸纳水平。

中国政府计划在2015年前,最低工资每年提升13%或人均收入扣除通胀每年上升7%,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(去年31个省最低工资平均上升24%),这不但对工业股不利,亦令开采资源成本急升,不利资源股。

十二五目标是透过工资上升,刺激消费上升及减少出口增长率。去年中国购入奢侈品达107亿美元,占全球总销量30%,较2009年上升13.8%。其中升幅最大是劳斯莱斯汽车入口,上升达600%。去年中国名车销量90.99万架(200972.72万架)。全年汽车销量1800万架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。

2010年中国外贸盈余较2009年减少6.4%,估计2011年进一步减少。中国政府希望2015年做到贸易收支平衡(即零外贸盈余),并宣布进一步降低奢侈品入口税,但本港消费股PE太高,加上101日起内地降低奢侈品入口税15%,应看好内地出售奢侈品的股份,例如北京王府井等;反之香港上市的消费品股,或会有获利回吐压力。

战后的日本政府一直支持出口产业,建立起最强大的出口产业链,令日本货行销全球。

反之日本政府一直保护内需企业,大部分日本饮食业及零售业仍停留在家庭式经营。过去日本从出口赚回来的钱大量流入日本房产市场(1990年一个住宅单位售价需日本三代人才能完成供楼)1987年美国股灾后,G7广场会议上逼日本政府开放内需市场及让日圆大幅升值,以便外国廉价消费品进入日本市场。

1990年日股及房地产泡沫爆破,加上由1987年到1994年日圆大幅升值至78日圆兑1美元,引发日本22年经济一再出现“on and off”情况。过去30年中国政府亦一直支持出口产业,忽略内需产业,不过中国仍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,人均收入4382美元一年,不似日本1990年已进入OECD国家收入水平。

有了日本前车可鉴,中国政府不应让人民币大幅升值,以免太早进入低GDP增长期,相信下半年起人民币升值速度进一步减慢。

中国另一缺点是经济仍由国企主导,由此引发资源错配,在固定资产上投资太大及消费不足。十二五下,国企股过去几年跑赢大市的情况正在消失中,投资策略应转向目前被过分抛售的民企股。

家电出口遇反倾销

今年1月至5月,内地汽车产量及销量777.97万辆及791.62万辆,较去年同期上升3.19%4.06%,换言之内地汽车产销高增长期已完成。

城市交通恶化将大量等候购车人士赶去坐地铁,情况有如1980年后香港(当年香港政府更把汽车入口税大幅上调至车价100%150%,从此香港汽车销量进入低增长期)

2011年起内地汽车市场进入替代期”(即汽车旧了才买新车),再不是过去10年买车期(由没有汽车到买车),汽车股吸引力正在下降。

中国家电出口正面临愈来愈多反倾销问题。阿根廷宣布对中国电风扇抽税136.92%,有效期5年。家电生产进入门槛低,新兴国家如印度、土耳其等为保护当地工业,纷纷利用《反倾销法》对付中国出口家电,看来中国家电大量出口时代亦结束,家电股前景亦需重新评估。

No comments: